长沙市积极开展对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和自创·知名品牌商贸流通企业的认定活动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31
编者按零售、批发、餐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包罗万象的商贸流通业不但跟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占比99%以上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则决定着流通业发展的质量和活力。近日,《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报告(2013)

  编者按

  零售、批发、餐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包罗万象的商贸流通业不但跟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影响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率。占比99%以上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则决定着流通业发展的质量和活力。近日,《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报告(2013)》出炉,系统梳理了长沙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现状、趋势、问题与经验,提出了发展思路与对策措施,并发布了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指数。这既是长沙首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报告,也在全国首开先河。发展报告是长沙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的又一成果,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11月报告将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公开出版。本报受权发布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长沙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的发展。2011年,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617.9687亿元,占全市GDP的10.9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7.78%。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拥有各类商贸流通企业约30万户,年销售额8200亿元,解决就业180余万人。而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占全行业总数约99%,是拉动长沙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一、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地位

  (一)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组织通过商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一方面及时反馈需求信息、引导生产,另一方面又把适销对路的商品源源不断输送到消费领域,形成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保证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越来越高,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层次化,使得生产与消费在空间、时间、品种、数量上的矛盾日益扩大,客观上要求商贸流通企业要在经营规模、服务方式和经营管理上提供支撑。而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商贸流通业的主体,是更广泛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二)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各类市场的主体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从事各类商品和服务经营活动的交易市场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第三产业需要更多地进行分散经营和提供多种服务才能满足消费需要,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已经成为各类市场的主体力量。对各类市场的升级改造、转型发展就是进一步增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没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各类市场的发展。

  (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渠道

  商贸流通企业微观规模较小,所需资本投入较少,资本的流动性强,专用性差,适宜于小企业经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数量非常巨大,具有行业多、领域广、需求旺、潜力大的特点,对人力资本要求较低。因此,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吸纳就业量大、创业和就业比较容易,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稳定社会发展、降低社会失业率方面的作用要远大于大型企业,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时期,中小流通企业这种宏观经济稳定器的作用更是突出。

  (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加速器

  商贸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渊源已久,城市只有建立在繁荣的商业交换活动基础上才能摆脱城廓的外形而具有市场交换的实质内容。判定现代化城市的主要标志是商业设施完善,信息系统、服务水平领先,辐射面广。各种专业市场、新型商贸业态、经营方式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的引入,大大促进商贸组织化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实现扩内需促消费的主要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生产日益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者想要直接和消费者见面并销售自己的产品变得相当困难,往往要通过市场这个环节,即流通领域的过渡,才能将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同时,随着经济由快经济向中慢经济转型,快消费向中慢消费转型,宜居、宜业、宜游的民生经济越来越受人们和商家的重视,传统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正在向以生活服务性消费为主体的消费转型。发展商贸流通业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零售业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 创造未来消费, 开发潜在消费,促进消费、塑造品牌、凝炼特色等方面地位突出,作用显著。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多样化、特色化和差异化经营,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满足多元化的顾客消费需求。

  (六)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做强做大的基础

  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个体摊贩为主,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但一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逐步向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发展,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任何大企业都是以小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没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广泛存在和发展,就没有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就没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基础。

  二、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已被提升到国民经济战略的高度,商贸流通业正由国民经济的从属产业转为先导产业,成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担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舒适、快捷高效、安全多样的消费服务的重任,起着满足消费、引导消费、挖掘消费的作用,它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11年,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617.9687亿元,占全市GDP的10.99%,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7.78%,中小企业对商贸流通业的贡献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沙市拥有各类商贸流通企业约30万户,年销售额8200亿元,其中,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占全行业总数约99%。

  根据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长沙市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第三产业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36276户,占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户数的89.2%,在第三产业中,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成为商贸流通市场的主体,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有效地促进市场繁荣

  近年来,长沙市努力营造市场氛围,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消费热点由传统型向综合性、时尚型转变,市场进一步繁荣发展,增强了长沙消费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从2008年开始,连续四年开展“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活动,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2012年长沙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71亿元,比2007年增加1396.39亿元,居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在着力发展大市场、搞活大流通、促进大繁荣的进程中,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是一股重要而活跃的力量。

  作为市场主体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已经成为长沙市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而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又是这些市场的主体。如表1-1所示。

  表1-12011年长沙市商品交易市场情况表

  (三)有效地扩大消费

  近年来,长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消费节点城市、全国性流通示范城市的目标,以流通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激活市场需求,拉动消费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推动发展转型,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率先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十一五”以来,流通业对全市三产业、经济总量和财税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8%、13%和46%。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2年长沙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54.71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首府)城市中排名第7位。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战略实施过程中,作为市场主体的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促进消费、塑造品牌、凝练特色等方面地位突出,作用显著。长沙市的便民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店、折价商店、大百货公司等传统零售业态发展成熟,大型专业市场和购物消费中心不断推行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超大型购物消费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不断得到发展。长沙市通过“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促进、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和自创·知名品牌商贸流通企业的认定及“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等活动,引领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促进长沙市居民消费井喷式发展。

  (四)有效地创造就业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业具有行业多、领域广、需求旺、潜力大的特点,容易吸纳多层次的劳动力和人才,是吸纳社会劳动力、扩大就业的主要载体。

  统计显示,2011年,长沙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181.51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达41.3%,比2010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个体工商户65.88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70.84万人,私营及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达136.72万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解决就业占商贸流通行业总数约99%。

  (五)有效地改善民生

  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布局上来看,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主要分布在批发、零售、食品加工、餐饮、家电、建材、家具、服务、市场等各个行业,并在许多行业中占居重要地位,有效地满足了居民的各种需求;从消费演变来看,传统以实物性消费为主体的消费正在向以生活服务性消费为主体的消费转型,一些与生活消费紧密相关的,如餐饮业、住宿业、美容美发业、沐浴业、家政业、洗染业、照相业、修理业、清洁业、快递业、婚庆业等不断涌现,相互交叉融合;从发展重点来看,便民消费成为发展的重点,社区商业的连锁经营和农贸市场的超市化经营逐步加快,“5全便利店”正在积极推进,民生消费得到快速发展。中小商贸流通业网点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基本实现了15分钟生活圈目标,同时,书籍音像店、花店、摄影店、运动健身店、茶室咖啡店等已形成了一定数量规模,满足了居民精神生活需求。

  表1-2长沙市重点商务行业经营情况一览表

  三、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特点

  (一)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角

  商贸流通业主要以民营商业为基础,这是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市场的多变性和零售企业的分散性所决定的。近年来,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经营主体呈现民营化趋势。截至2011年底,长沙市104541家工商企业中服务业企业达到 83811户,占80.2%左右;320496户个体工商户中从事服务业的达到299062 户,占93.3%;分别比2007增加35288户和118351户,较2007年增长33.8%和36.9%,服务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行业结构中,除餐饮业等极个别行业外,大部分行业基本上形成了民营经济的绝对主体地位,民营经济成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主力军。

  (二)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增强

  近年来,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日趋规范,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一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管理日益规范。过去,商贸民营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个体摊贩为主,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近年出现了一些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商贸流通企业。一些中小商贸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管理,其经营管理加速向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变。二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以餐饮业57度湘为例,在继承湘菜烹饪传统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对菜点进行改良、完善和发展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对路产品,以适应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饮食需求。三是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日益创新。如玉楼东、火宫殿等引进电脑管理,使用电子点菜,计算机管理人财物,推进餐饮业的标准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注重品牌建设

  长沙市坚持传统优势品牌与引进外来知名品牌相结合,精心培育消费品牌。一是“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与促进工作有利于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品牌。火宫殿、玉楼东、九芝堂、杨裕兴、又一村、凯旋门、老杨明远、玉和、九如斋、德茂隆、甘长顺、黄春和……长沙“中华老字号”总数达到16家。二是强力打造湘菜品牌。长沙市扶持奖励龙头企业,湘菜知名度显著提升,湘菜产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三是持续推进品牌战略。目前,长沙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8件、省著名商标483件,其中商贸流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12件,驰名商标拥有量稳居中西部省会城市首位。四是皇冠假日、喜来登、豪廷、戴斯等国际品牌酒店入驻,品牌餐厅引领长沙高端餐饮消费。五是长沙市以节会促消费,举办“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等重大消费活动,引进一批品牌企业和高端时尚消费品牌,努力打造长沙消费品牌。同时,长沙市积极开展对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和自创·知名品牌商贸流通企业的认定活动,引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认定分三年进行,2012年计划进行第一批80~100家企业的认定,其中最具成长性的中小商贸流通企业30家左右,自创·知名品牌商贸流通企业50家左右。对经认定的企业授予认定称号,颁发认定牌匾,并在相关媒体统一进行宣传报道。

  (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积极“走出去”

  近年来,长沙强力实施开放带动、消费拉动、项目推动及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积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商务事业取得了全面快速发展。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利用这一战略机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长沙的特色产业康体产业代表的颐而康,自2006年在英国开出第一家店开始,目前在荷兰等国发展迅速。湘菜产业也是长沙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

  (五)中小商贸流通企业领军人物不断涌现

  为贯彻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长沙市商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长沙市成立了“人才强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长沙市2012年“人才强商”工作方案(草稿)》和《以服务业提升制造业专题研修班培训方案》等措施,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广泛集聚人才;坚持储备与使用相结合,努力造就人才;坚持开发与提升相结合,充分激活人才;坚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倍加尊重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开展“2012年长沙商务经济领军人物和新锐人物评选”活动,为长沙商务经济树立标杆,提升商务经济企业的整体信心。领军人物在商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开创性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作出突出贡献,产生重大影响,模范履行社会责任。

  (六)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注重特色产业与新兴业态协调联动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已经形成了特色产业与新兴业态联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传统的特色产业,如湘菜、洗浴休闲业、酒吧等日益壮大。据统计,2007年至2011年,长沙餐饮业零售额年均递增达到20%,其中2011年全市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240亿元,约占社零总额的12%;洗浴休闲业2012年全行业年营业额约80亿元。同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新兴业态不断发展,最为典型的是电视购物蓬勃发展,“快乐购”依托湖南卫视品牌,2012年交易额达到35亿元,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业第一。大型专业市场和购物消费中心都不断推行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超大型购物消费中心等新型商贸业态不断得到发展。

  (七)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强

  行业协会商会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2年12月底,长沙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到60余家,它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长沙市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有效推动市场主体之间互动的同时,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各行业协会在为市场主体(政府、企业、个人)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和公平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长沙市的很多行业协会商会基本上都是自发形成的,如成立比较早的长沙市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1996年8月成立,目前协会有团体会员单位220多家,个人会员300多人。近三年来,各行业协会商会向市政府提供论证报告20多篇,行业发展规划建议20多个,社会效应十分明显。

  (八)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2012年,长沙市利用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的契机,组建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中心,积极扶持中小商贸企业做强做大。根据商务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指南》意见,长沙市积极探索建立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各类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为依托,具有完善的服务联盟体系,惠及广大商贸流通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有效推进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成长服务工程(以下简称“191·N工程”),即组建1个服务中心,构建创业指导、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管理咨询、法律维权、市场开拓、技术创新、融资担保、服务创优九大服务平台,以重点服务1000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为着力点,进而推动全市(N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发展。

  服务中心开展了许多较有成效的工作。第一,扎实推进基础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约1万家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正式申请登记注册成为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4000多家企业已分别接受服务中心在共性问题、需求方面的免费服务,有50多家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向中心递交了加入服务联盟的申请。同时成立了包括9个区县(市)、长沙市药品流通行业协会、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协会、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等在内的15个服务站。第二,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创建服务中心官方网站,为长沙市广大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服务资讯。第三,力推金融服务项目实施。融资平台推出 “城市商业合作社” 和“互助合作基金”两大金融服务产品,助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2012年共成立7家城市商业合作社和3只互助合作基金,解决融资4亿元。第四,有效开展管理咨询服务。管理咨询平台依托湖南商学院等高校专家及长沙商贸流通行业内的精英和企业家组成服务团队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咨询门诊、咨询巡诊、咨询讲座、咨询沙龙等一系列优质的管理咨询服务。2012年对“中华老字号”企业、成长性好的品牌企业等40余家企业提供了一对一的巡诊服务,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深度的个性化服务,助推企业管理升级。第五,服务创优扶持企业发展。在全市餐饮、美容美发、药品流通、物流、婚庆、家政等行业推出金筷子点菜师技能大赛、长沙市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形象设计化妆大赛、长沙市药剂师职业技能知识大赛、长沙市现代物流行业叉车技能竞赛、首届长沙市婚庆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长沙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岗位创新技能竞赛活动等九大劳动技能大赛,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推动技术进步,进一步提升全市商务行业的服务技能和水平。第六,助力企业积极拓展市场。服务中心全程参与协办长沙市第五届“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通过全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参与、让利惠民,推动企业进一步开发和拓展市场,提升企业形象力和竞争力。同时发动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参加美容美发、婚庆、国际店铺展等3个展览展销会,为企业搭建展示宣传、交易对接、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提升企业品牌商品知名度,帮助企业开发商机。

  第二章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战略

  当前,随着外资加快在我国市场的扩张与提速,中小商贸企业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解决诸如品牌塑造、管理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当前中小商贸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现结合前期的调研结果,特提出长沙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

  一、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

  (一)政策机遇

  2012年,长沙相继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第二批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试点城市,这有助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提质升级。政府试点政策的大力支持无疑为长沙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试验区,率先开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这是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布局,是长沙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城市扩容提质,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长沙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将“长大”到470平方公里左右,中心城区人口达470万人左右,成为中部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近年来,长沙被评为首届全国最具软实力城市、十大创业之城、十大品牌城市,在全国文明指数测评中,居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第4位。被评为全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扩容和提质令长沙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长沙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中华老字号文化传承和名牌创建。

  (三)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长沙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纽带和桥梁,是沿海经济扩散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呼应两东(广东、浦东),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发展地区。长沙同时又位于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四大全国性商贸中心聚集辐射的交错地带,使长沙成为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经过多年建设,长沙交通十分发达。长沙拥有国际空港,水运通江达海,(长株潭)铁路纵横交错。未来武广高铁客运专线和沪昆高铁将在长沙构架一个快速铁路“交叉网”,这一战略地位,将大大提升长沙的聚集效应。随着长沙城区隧道工程、地铁工程等项目的竣工,黄花国际机场的扩改建,以及湘江水利枢纽建设,长沙市将实现由传统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的大转换,形成水陆空交叉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长沙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长沙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

  长沙市是全省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最高的城市,并在消费模式、消费热点、消费文化等方面对全省各地具有巨大的示范、扩散与带动效应。作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对周边省份也起到吸引作用。统计显示,2011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3元,居全国26个省会(首府)城市第6位;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第一;长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400元,居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3位。2011年全市居民的人均收入、银行存款余额均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扎实。同时,长沙居民的消费开放性与消费文化包容性、融合性强,不拒绝国际与国内各种优秀消费文化,敢于追求消费时尚,勇于引领消费潮流,善于改善消费结构,这些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为长沙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强力引擎。

  (五)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形成

  “十二五”开局以来,长沙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长沙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超过80%。显然,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及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为长沙商贸流通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中小商贸流通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发展现代化的流通业,需要培养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以提高流通效率,取得规模效益,长沙商贸流通产业分布比较分散,规模较小,同时资金与技术的限制进一步制约了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张,使流通业形成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专业化流通企业严重缺乏的格局,流通产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

  (二)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经营方式落后

  长沙商贸流通业中传统的经营方式、业态仍居主导地位。以零售业为例,虽然超级市场日益取代了百货店的主导地位,但其规模和连锁化程度等方面与国际大型企业还有明显差距,同时,专业店、折扣店等新兴业态发展相对滞后,使流通企业无法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由于尚未建立起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体制,大部分商贸流通中小企业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品牌意识不强、经营管理理念陈旧、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低下等问题。

  (三)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是商贸流通企业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商贸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长沙商贸流通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落后,很多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普遍应用。一些企业虽然安装了POS系统,但仅仅发挥着计算器、打印机和出纳的功能,而整体信息编制、市场预测等功能均未得到发挥,严重制约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长沙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完全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知识单一、缺乏专业知识的商贸流通业主体,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缺乏人才资源战略规划,导致中高级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人员匮乏,商贸流通业发展后劲不足;管理人才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人才学历偏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管理人才专业结构单一,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少;过分重视培训的形式和数量,忽视了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导致培训对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整体效果不理想。

  三、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新时期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商贸强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向大流通、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转变,加快形成更加开放、要素畅流、业态丰富、体系完整、观念创新、设施完善、特色鲜明和市场旺盛的商贸流通业发展新格局,努力将长沙打造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国际性商业大都市。

  (一)创新发展战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也是商贸流通业持续发展永不枯竭的源泉。创新是区域、产业和企业整个竞争力的提升,包括经营理念、城市与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结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政府职能的变革等。

  1.推进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前提,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不伴随着观念的创新。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创新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模式。

  2.推进技术创新。流通现代化是我国今后流通业发展的主线, 必须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组织形式的创新。长沙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大力提倡和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电视购物等现代商贸流通方式,提高商贸流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鼓励非公有制商业发展,提高商业网点配置的质量及数量,优化流通结构。

  3.推进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商业股份制企业、现代连锁商业组织、市场一体化组织、供应链流通组织、新型流通合作组织、战略联盟等,努力增强长沙各类流通组织的自主经营活力、管理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推进政府商贸流通业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创新。第一,真正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政府转变职能,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比如,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 ,优化发展环境,这些都是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特别重要的。第二,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学习当代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管理创新,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第三,扶持政策创新。如有关扶持政策的资金不能撒胡椒面,应公平、公正、公开地扶持重点企业。应对现代服务业范畴的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促进企业持续成长。

  (二)跨越发展战略

  长沙目前大部分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处于服务业发展低端水平,缺少市场竞争力强的名优产品,集群优势不明显,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尤其是中小商贸企业发展规模小、实力弱,新兴服务业所占比例较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要把长沙打造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国际性商业大都市,跨越式发展是必然战略选择。跨越式发展首先要注重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其次要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即非均衡性发展。跨越发展是一个时间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基础好、具备发展条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突破,努力向大流通、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转变,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1.重点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培育3~5家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流通企业。鼓励强强重组联合,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引导和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省、市重点培育的商贸流通企业自主实施内部重组过程中,涉及企业资产、股权变动的,免缴相关费用;未涉及产权变动的,免收由于内部企业间收益转移而发生的重复费用。支持流通企业规模化经营,对企业土地使用、商业网点选址等方面给予招商引资同等政策待遇。鼓励各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市重点流通企业适当扩大授信额度,积极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流通企业公开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有优势的重点流通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营销技术和管理艺术,不断提高流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2.充分发挥城市现有的商贸流通业资源优势,着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对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品牌定位、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提升长沙市商贸流通业品牌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品牌附加价值;着力打造文化休闲、健康娱乐、地方餐饮、精品旅游等特色服务品牌,扶持长沙老字号,发挥名店、名师、名牌作用,提高消费服务能力;着力提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的现代化程度,扩大市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着力开发地方特色产品,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著名品牌,提高商品档次。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形成包括商业名店、名楼、名街、名企、名品、名人、名师在内的商贸流通业名牌集群,并从整体上彰显长沙的商业名城形象与效应,达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3.推动商贸流通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长沙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整合资源,依托骨干企业和大项目建设,发挥辐射功能,拓展发展渠道,推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相互融合、相互配套,从而带动商贸流通业集群发展和集聚区建设,形成充满活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人才发展战略

  新时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这一战略性资源。长沙商贸流通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商贸流通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念。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

  (四)和谐发展战略

  商贸流通业和谐发展是指商贸流通业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商业部门与外部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相互协调统一的状态或关系。和谐商贸流通业的构建是一个政府、企业、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过程。

  1.促进产业联动发展。产业联动发展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商贸流通业内部各业态的相互促进,二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具体而言,商贸企业不断优化运用机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外部资源共享,协调企业内外关系,达到企业内外和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政府要从网点规划、信息提供、完善法规、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为市场的有序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

  2.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业统筹发展。和谐发展要处理好重点发展(非均衡发展)和统筹发展的矛盾。重点发展区域和龙头企业,要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薄弱领域与环节的扶持力度;重视优化农村商业网点布局,促进重要商品下乡和农产品物流。

  3.促进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大力倡导低碳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商贸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消费者则应当培养自身良好的消费习惯,自觉选择低碳消费,不断提升消费品位,为和谐商业的建设作出贡献。

  四、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对策

  (一)认清行业发展规律,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面对新的形势,长沙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方向需要进行新的定位,要从以往主要面向民生提供生活服务转向面向民生提供生活服务和面向生产提供生产服务并重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先导作用。要提高商贸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走品牌经营之路。商贸流通企业创建品牌的重点在于公司品牌。提供良好的购物场所成为商贸流通企业创建品牌的基础,并通过公司品牌吸引众多的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是商贸流通企业创建品牌的重要保障。商贸流通企业创建品牌要学会品牌定位和找到恰当的品牌定位点。定位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顾客的心智资源,将品牌移植到顾客的心目之中。就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品牌定位就是要将自己商店的形象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领一个独特的位置。要达此目的,商贸流通企业不仅要懂得定位的定义和定位的重要性,更要为自己的品牌找到恰当的品牌定位点。

  (二)推动政府规范管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规划引导发展。要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政策、规划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引导。通过有效实施《长沙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商贸流通网络。进一步增强和完善长沙城市的市场交易功能和带动功能,不断拓展新型商品交易形式和经营空间,提高长沙城市的市场吸引力和集聚力。同时,加强对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的市场调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努力做好年度跟踪研究,通过《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报告》引导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行业发展。

  2.扶持促进发展。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以促进商贸流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己任,为商贸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积极提供扶持和帮助。要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和兼并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引导支持流通企业做强做大。要加强对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充分发挥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方便群众生活、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政策上,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贷款优惠和税费减免等政策的杠杆作用,为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加强规范管理。加强长沙市商贸流通领域的立法研究,积极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的行政综合执法体制建设,完善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功能,联合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商贸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和控制,及时有效打击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要强化商贸流通行业监管,加强对典当、拍卖、旧货、报废汽车回收、成品油流通、酒类流通、民爆管理、定点屠宰等特殊行业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三)倡导低碳消费,促进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

  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因此,要抓好商贸流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倡导低碳消费。商贸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是用电用水大户,节能减排潜力很大,要鼓励流通企业做好照明、空调、电梯等耗能设备和经营场地的技术改造,抑制过度包装,抑制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鼓励商贸企业开展低碳采购和消费,推动消费者增强低碳消费观念,促进商贸流通业低碳发展。

  (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商业模式创新

  1.积极创新流通方式。流通方式的创新对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导向性的创新。

  (1)业态创新。新时期,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业态的创新要注重三点:

  第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一个商圈、一个地区的商业业态。一个商圈和区域中的不同业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进业态的创新,要顺应商业业态发展的自然规律,让一个商圈和区域中的各种业态各得其所、相映成趣。

  第二,要鼓励和促进连锁等先进的业态得到充分发展。连锁经营是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对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三,要注重消费人群特征的变迁。“80后”、“90后”走向社会,形成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模式。要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创新流通方式,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

  (2)物流创新。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要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推进商贸流通领域物流的创新,高度重视配送的发展。促进物流效率提高与信息化的结合,使企业随时掌握每个门店每个时刻的库存、销量,争取实现门店的“零库存”。提高配送的有效性,实现物流中“配”与“送”的有机结合。因此,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大力发展现代化的配送制。

  (3)供应链管理创新。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只有突破货物交易模式,创新增值服务手段,努力往生产和服务两端延伸,才能形成专业化的不可替代的服务手段,降低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和原料成本,真正成为连接生产和市场终端的纽带和桥梁,创造更多服务价值。所以,加快长沙市商贸流通领域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高度重视供应链管理的创新,不断推进商贸流通发展重点从原来的销售终端向整个流通环节转变,不断延伸商贸流通产业链。

  2.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发展长沙市中小流通企业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可以根据长沙市中小流通企业的服务特点,大力培养各企业之间的特许加盟和特许经营模式,鼓励各小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壮大,提高中小流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中小流通企业转化流通方式,果断发展现代化流通企业,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继续积极推进长沙市中小流通企业品牌战略,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知名品牌。

  3.努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为获取收入以维持经营而采用的业务开展方式,特别是其调度相关资源(包括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创造价值的方式。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下,电子商务为企业探索新的价值创造和获取方式提供了机遇。因此,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要顺应环境的变化,提出合适的价值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构成商业模式的主要要素作出改变,实现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组合创新。

  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应通过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整合资源,对顾客需求进行动态的跟踪和反馈,提出符合目标顾客的新价值诉求,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在考虑利润产生环节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依托产业价值网络挖掘商业机会,合理定位,将价值网络的某一环节做深、做专、拔高,或将不同产业的价值链条实现耦合。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理论的束缚,以顾客为导向,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给员工充分授权,注重使用信息技术重新设计更有效率的业务流程。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不仅可以通过销售产品获取进销差价收入,还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特许加盟、进场费、开发商业地产等多种方式来获取收入,形成自己独特的收入结构和盈利方式。

  (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动行业自律发展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大力促进长沙市中小流通业与农业、工业、金融等交叉渗透,从融合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第一,加强与农业的融合发展。要通过推广农超对接等模式,深化农商分工协作,带动订单农业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第二,加强与工业的融合发展。要积极推动流通业向定制、加工、配送甚至研发设计领域延伸,促进工业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库存,同时使流通也自身壮大。第三,加强与金融业的融合发展。要抓住信贷消费、电子支付、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创新与流通关系越来越紧密的有利实际,积极探索流通业与金融结合发展的新路子。

  同时,推动产业空间融合发展。要市内市外两个市场一起拓展,在重视本地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外地营销体系建设和外地市场的拓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鼓励支持本地商贸流通企业“走出去”,到外地设立分店和网点,发展营销网络。要融合城镇乡村两个空间,统筹城乡两个市场,完善工业品、农产品两类流通,是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要以城市市场为主导、农村市场为基础,构建农产品、工业品双向畅通,城乡互动的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

  2.推动行业自律发展。加快推进长沙市中小流通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行业协会担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要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长沙市中小流通行业协会要积极组织中小企业联合行动,开拓国外市场。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主动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

  (六)加大人员教育培训,努力提升人才素质

  1.建立人才评价认证体系。一是要健全科学的职业分类认证体系,建立商贸流通业人才评价标准。建议由政府机构授权,由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大型人才服务机构等协作配合,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评价认证标准。二是要改进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办法。除了现行统一办法之外,应该放宽年龄、资历、身份等限制,并且逐步推广流通业企业在服务过程中进行技能鉴定的考核办法,推行工作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成果业绩评定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掌握高超技能、作出重大贡献的技能骨干,可破格或越级参加考评;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突出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晋升技师、高级技师资格。三是要大力推行学历培养和职业资格培训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引导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积极推进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改革。应大力支持商贸流通业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不断拓宽流通业人才评价选拔渠道。

  2.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体系。面对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强化学历教育。要梳理目前长沙市高校的专业和院系设置情况,力争多开设流通类专业和院系。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商贸流通类专业的招生规模。明确并强化高校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分工和侧重点,对高职教育合理定位。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商贸流通企业生产运营第一线的技师、服务员等基层熟练和高层次员工。

  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和培训机构开展非学历教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拥有丰富的商贸流通业人才、信息资源,在完成学历教育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非流通专业的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中短期培训。行业协会和商会应根据企业需求,尽可能多的举办中短期的培训班。加强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合作,开展业内的岗位资格认证培训班。社会机构也可根据自身所长和企业要求,定点定向为行业和企业在职员工开展中短期职业技术类培训。同时,提倡非学历教育内容多元化。

  3.培育商贸流通企业创业型人才。

  (1)完善政策,营造社会创业氛围。在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政府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及时制定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诸如政府推出的一些减免税收、创业援助、创业贷款、社会保障、青年见习岗位等方面政策,并及时宣传给青少年。二是帮助青年运用好创业政策,通过举办创业案例报告会、创业政策研讨会等形式,帮助其理解、运用创业政策。三是要创设好创业环境,给创业者从多方面开绿灯。

  (2)给创业者创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政府可设立“青年创业基金”、帮助创业者筹集资金等形式进行扶持:一是提供无息贷款。二是政府制定政策激励企业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提供担保贷款。三是通过政府采取减免场地租金、加盟费,降低创业门槛等措施。四是通过对创业者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公司注册资金,减免注册的相关费用等。

  (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1.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商贸流通企业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息搜集、统计、整理、分析管理系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建立国内外经济情况变化和波动对本企业经营管理影响的预测预警机制,从而打造智能型的商贸流通企业经营决策体系,这就要求商贸流通企业的经营决策者不断增强信息综合运用能力,充分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和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商贸流通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起信息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懂经营、善管理、通法律的专职人员来负责企业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等各项工作,并依托企业内外各部门、各相关机构,建立起内外结合、上下左右贯通、反应灵敏、信息处理与传递迅速、顺畅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贸技术,加强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 (EDI)、 管理信息系统(MIS)、 射频技术 (RF)、 地理信息系统(GIS)、企业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信息化商贸理论和技术在商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要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必然会给商贸流通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要坚持商业运营模式创新,有步骤地发展智慧企业总部、智慧贸易、智慧物流等应用系统。为此,要保持科学和开放的态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和使用物联网相关智能系统,参与和推动商贸流通领域智慧城市的创新建设。

  长沙商贸流通业细分

  批发零售酒类药品石油流通

  餐饮家庭服务沐(洗)浴人像摄影

  洗染美容美发电子商务住宿 会展

  物流再生资源回收典当拍卖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

  部分行业发展现状

  零售业:近几年,长沙致力于打造“中部购物天堂”,竞争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了一番,2012年长沙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4.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汽车、中西药品对长沙消费品市场支撑作用尤为明显。

  餐饮业:2012年长沙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98.99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全省餐饮业的30%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长沙市餐饮业一直以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保持了旺盛的增长活力。规模大、档次高的酒楼纷纷崛起,形成了百年老店、省内湘菜新品牌、海鲜类、外省连锁店等纷争割据的局面。

  家庭服务业:截至2012年底,在长沙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服务企业数量已达485家,比2007年增长一倍;从业人数达123930人,同比增长10%。平均月工资在1800元左右,最高工资可达8000元。根据抽样调查,2012年长沙市家庭服务行业营业额约24.8亿元。

  洗浴业:长沙洗浴休闲业主要指沐浴、足浴、保健按摩三种经营形式。长沙足浴按摩等洗浴休闲业已逐步发展为湖南第三产业中的一大支柱。近年来,长沙洗浴休闲产业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有大小洗浴休闲网点约1.5万家,从业人员20余万人,全行业年营业额达80亿元以上。

  美容美发业:2012年,长沙市拥有美容美发化妆品店4820家,同比增长7.5%。行业从业人员37450人,同比增长7%;行业营业额49亿元,同比增长18%;行业实现利税5.2亿元,同比增长17%;人均劳效13.07万元。

  电子商务业:近年来,长沙市电子商务交易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2年,全市电子商务相关交易总额达1200多亿元,其中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相关交易额为420亿元。

  再生资源回收业: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2012年年产总回收量为150.17万吨,同比增长22.94%;2012年销售总量150.92万吨万吨,同比增长23.55%; 2012年的销售总额为556358.65万元,2011年销售总额为608867.3万元,同比下降了8.62%。

  典当业:2012年,长沙市典当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行业规模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12月31日,长沙市共有典当公司69家,新增企业3家;注册资本13.7亿元,同比增长10.5%;典当总额60亿元,同比增长20%;上交税收近3500万元,同比增长35%;从业人员1200人,同比增长20%。

  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

  发展指数

  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发展指数是一个评价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发展能力、服务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指标,其反映了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发展的收益性、稳定性和成长性。其主要包括了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竞争能力发展指数、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服务质量指数、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经营能力指数三个指数。

  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竞争能力指数分析

  根据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的不同特点,选取了商贸流通领域的25个行业中526家企业作为此次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竞争能力指数的编制典型样本。零售业、餐饮业、典当行业、酒店业、汽车、电子商务、美容美发、农业科技选取的企业数排前八位。该指标体系共包括两个层级,其中产品竞争能力、产品市场反应、产品获利能力、企业基础能力构成一级指标。上述四大因素所包含的20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

  据计算,长沙中小商贸流通企业中,汽车行业的竞争能力最大。其次是零售业和电子商务类。但汽车和电子商务占的比重偏小,竞争能力比较大,未来发展前景可观。餐饮业和酒店业在中小商贸企业的比重较大,尤其是餐饮业,仅次于零售业,符合长沙的“美食之都”称号,但是餐饮业的竞争能力指数在这几个行业中是最低的。

  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经营能力指数评价分析

  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经营能力指数的指标主要分为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持续发展指标。调查共选取了443家企业,受访的中小商贸企业中,零售业占21.7%,其次是餐饮业和典当行业,三者总共占了39.7%。根据测量数据,长沙中小商贸企业的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各项财务指标(平均值)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较强的发展水平。

  从分析结果来看,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2012年经营能力的综合评价得分为0.2211。其中,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综合得分为0.0048,营运能力指标综合得分为0.0049,盈亏能力指标综合得分为0.0942,发展能力指标综合得分为0.1172。从整体得分情况来看,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在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方面综合得分较低,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在盈亏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相对较好。

  长沙市中小商贸企业服务质量指数分析

  调查小组设计了长沙市零售超市的服务质量测量问卷。本次问卷共500份,发放地点平均分布在长沙市三大商圈及人流量大的超市附近。500份问卷都做到了回收并有效。根据问卷结果,就服务质量期望而言,被调查者对超市服务期望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不搞欺骗性促销”、“若商品质量有问题,应予以退换”和“商品质量有保证,无假冒伪劣”,而在22个题项中得分最低的是“超市交通便利,提供班车接送服务”。

  根据服务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超市的硬件水平、售后服务和诚信水平、超市的人性化服务质量的这四个维度贡献率,计算得出长沙市零售超市服务质量指数为84.36%,小于1。这说明长沙市零售超市服务质量总体上没有达到顾客的期望水平。在服务质量的四个维度中,满意度最高的是“超市的人性化服务”,满意度最低的是“超市的售后服务及诚信水平”。

  本版文字整理记者 刘捷萍 通讯员 史诺平

  (原标题:长沙市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报告(2013)(精简版))